多地房价上涨 “问责”更要“问诊”
目前,全国楼市已临近年末,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,各地年初制定的房价调控目标能否实现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。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9月份房价同比涨幅超过10%的城市达到14个。对此,不少业内及专家观点认为,部分城市无法完成年度房价调控目标已成定局,按年初调控政策要求这些城市将面临问责或约谈,控制房价需要增加楼市供应并尽早出台房产税。(10月24日 中新社)
今年初,国务院就要求加强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的监督和检查,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、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、房价上涨过快的,要进行约谈和问责。如今年末将至,以当前各地房价的涨幅来看,多地“房价上涨过快”的事实,已经摆在眼前;地方调控目标不能完成,也几乎板上钉钉。既然跟官帽挂钩,且有问责与约谈辅助,各地的房价为何仍然调控不好呢?
自从“首长问责制”诞生以来,一句化用语便成为区别市场与权力的名言——让市场的归市场、市长的归市长。意思也非常明显,即在权力与市场之间,理应有明确的界限,权力不宜过度干预市场,市场也无需向权力靠拢,这才是健康的市场机制。政府对楼市的各种调控,一直以来便毁誉参半。一方面,房价畸高,与良性市场机制相悖,不少人便呼吁权力进行纠正;另一方面,市场本就有自我调节作用,权力的过度干预让人看不到市场未来的方向,令人迷茫。
从发挥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说,既然年初已“约法三章”,那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领导进行约谈与问责,才符合现实逻辑。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9月份房价同比涨幅超过10%的城市达到14个,那要进行问责与约谈的领导,的确是不少的,真要个个问责,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是不信的。最大的可能,还是充分发挥国情——法不责众,让这些领导们“自罚三杯”,然后便不了了之。
而事实上,即便真的对这些领导进行问责与约谈,也很难让房价真正降下来,毕竟,房价的高低,不是权力单方面说了就算的。即便降下来了,也可能只是市场对权力的暂时屈服,一旦权力的约束有所松懈,房价必然会报复性反弹。
对这仍在涨价的房价,对领导“问责”更要对房价“问诊”。问问这房价为何这么高?幕后到底有多少秘密不为人知?又有多少人雁过拔毛?真的是开发商的暴利还是另有原因?一个摆在眼前的尴尬事实是,各地卖地收入都是地方GDP的重头戏,如果降低房价便要降低地价,这等于说调控房价更似自我割肉,在这样的背景下,房价如何能调控好呢?自然,各地的情况或许不同,但地价畸高这一点上,似乎又是相同的。因而,在对地方领导问责的同时,亦要对地方地价进行了解,看看是不是地方政府推高了房价。
在中医中,“问诊”是看病的重要环节:中医采用对话方式,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、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、治疗经过等,以诊断疾病的方法。事实上,畸高的房价和还在飞涨的房价本身,也是一种“市场病”,也需要“问诊”,然后才可能对症下药,给高房价“退烧”。 龙敏飞
评论